东京校音(四):真的完美的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寻找中国好声音之厅之九
图片
中日听乐的感受差别
在评价大名鼎鼎的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前还想再多说几句在日本和在中国听古典音乐会的不同感受:
一是,曲目两地特色鲜明。就拿最近公布了新音乐季的中国交响乐界一哥——上海交响乐团来说,依然主打的是音乐会最常见的基础曲目,且曲目面不够广,主题不够突出,也较少形成系列。日本的大团除了基础曲目外,一度流行的马勒依然不少,但更多的是少不了布鲁克纳。对于明年的贝多芬大年更是推出了系列。不过,国内的许多新锐的交响乐团,比如杭州爱乐、贵州交响乐团倒是常玩起了马勒和布鲁克纳。广州星海在2020年贝多芬诞辰250年引进了贝多芬的几个全集系列。
曲目的广泛能培养出更卓越的乐团。
二是指挥,近来日本除了依然以日本本土指挥家为主,也引进了国际知名的指挥。如东京NHK交响乐团的指挥是爱沙尼亚指挥家帕佛·贾维(Paavo Järvi)。他是2015年《留声机》的年度艺术大师。国内一线乐团中中国爱乐、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先后都归于号称中国的卡拉扬的余隆的麾下,固然能整合从国际引进合作的艺术家的资源,降低了成本,但乐团都服从于同一个指挥家,几年下来,乐团水准不仅难以提升,而且同质化后,没有了竞争的均激励和活力。指挥家是音乐品质的灵魂。没有真正世界一流的指挥家是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的。不仅音乐界如此,足球也如此,最早引进国际视野的日本足球早已甩了
我们几十年。交响音乐界也听到了差距。
三是观众:也许日本人是世界最听话的古典音乐观众。你绝对不用担心乐章间乱鼓掌,演奏时也绝对不会忍不住咳嗽,更别说身边会冒出闹孩子了。只是乐章间隙拼命地咳几声。谢幕鼓掌绝对像是被施了魔法,整齐,又有韵味,就像是有个指挥在指挥着鼓掌统一着鼓掌的节奏、速率和响度,掌声有点像音乐的延续,从轻、慢到响、快,热情自发似乎谈不上,有趣极了。
还是让我们回到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吧。
朴实的外观
她位于东京市中心的美国使馆附近。地铁通道就能看到接连的广告了。音乐厅也位于洲际酒店的裙楼边,外观也很低调,演出前一小时开放大厅,开放时是美妙的背景音乐,很有仪式感。
过厅也是旧时的朴实风,墙壁上有两块纪念铜牌一块是投资人的,另一块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扬。当年日本经济腾飞古典音乐飞速发展,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也是日本的常客,东京第一座现代专门的音乐厅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师的指点,崇拜经典保守的日本人原想也模仿维也纳金色大厅建一座鞋盒式的,最终被卡拉扬说服也建了和号称卡拉扬马戏团——柏林爱乐音乐厅一样的葡萄园式的音乐厅。只是东京三得利的造型没有柏林的那样夸张,甚至有点兼顾鞋盒的模样。
通过三得利日本也培养出了他们自己的声学大师。三得利音乐厅一举成名,被卡拉扬称之为“一个声音的珍宝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声并没有惊艳倒
当晚的音乐会是东京交响乐团演奏的舒曼的《曼弗雷德序曲》、舒曼钢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说真的三得利一开声并没有前两天在东京歌剧城音乐厅时那样的惊艳,很朴实,似乎也没有出彩。我夫人和我对了个眼神,好像在说:“三得利不是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但,随着音乐的展开推进,我们的看法也慢慢变了,倒觉得:
越听越有味道了
满眼的浅木饰面的东京三得利音乐厅音效到底好在哪里呢?
还是“混、清、灵、暖、空、均”六字法。依然是前两项20分,后四项15分。
混:
不知什么原因,坐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耳里听到的音乐声音很容易让你联想到卡拉扬的那些数码录音时代的录音。特别是他的那套金色卡拉扬的录音。声音明亮,线条清晰,三得利音乐厅的空间非常宽敞,混响后的声音很容易塞满大厅。混响效果完全可以得20分。
清
这项是三得利绝对的强项。其实,对比东京歌剧城。东京三得利对乐团的实力绝对是个考验。因为,三得利能将乐队每件乐器发出的每一个音都能非常非常真实的传递到听众的耳里。是骡子是马在这里一溜就原形毕露了,滥竽充数者是无法在这里混的。而东京歌剧城甜美化了的声音,好像如今的满大街的奶茶,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讨人喜欢的奶香味。这点有点像武汉琴台音乐厅,任何乐团在这里,弦乐都能被美化的几分美。
三得利虽不像歌剧城那样讨人喜,但很真诚。
三得利像卡拉扬八十年代数码时代的贝多芬交响曲集,歌剧城则像老卡的六十年代模拟录音的那套贝多芬。三得利20分加。
灵
音乐在三得利巨大宽敞的空间,灵动飘逸,完美15分。
暖
这里给三得利十分是有点犹豫的。三得利说暖,感觉有点勉强,但绝对不是那种干涩的硬。
三得利中频控制的很好,很饱满。关键是低频。三得利的低频绝不是隆隆而来,而是有一定弹性和线条的低音。玩音响的高手,其实最难调整低频了。滚滚而来的隆隆低频虽然能聊起你的裤脚,但牺牲了音乐的灵动与细节变化,那是迪厅里人工合成的噪音。真正交响乐的低音应该是铿锵厚实,但又不失音乐的线条和变幻。听多了三得利的低音,倒越发地喜欢了起来。15分无疑了。
空
三得利介于葡萄园和鞋盒混合式的音乐厅形状,完美的解决了葡萄园音乐厅声音的包围感远不如鞋盒的先天性缺陷。音乐的包围感十足,绝对的15分。
均
虽然只在池座听了一场,但三得利葡萄园那种声音均衡的优点一定是无疑的,应该是15分的。
三得利和歌剧城哪个更好?
最后小结一下,实际听下来,个人感觉东京歌剧城和三得利都是完美的世界一流的音乐厅。音乐在这里都能以最灵动,真实,丰满地再现出来。至于两座音乐厅最稍微更好些?就要看你的价值取向了。
喜欢听邓丽君那种甜美声音的,歌剧城音乐厅最好无疑。
喜欢张清芳通透真实无暇的声音的,最佳一定是三得利音乐厅了。
我还是偏向于三得利的。
毕竟,真实的声音在当今是非常非常稀缺的……
因此
三得利100分,歌剧城99分。
好了,
下周开始,国内音乐厅PK大赛
以三得利100分为标杆,陆续主观评价一下国内的音乐厅了,
这个炎热的夏天,还真有点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